小時候,教科書裡余光中的『鄉愁』描述著遊子心底那份哀愁,懵懂的小籮菠頭那裡懂得?

我們不太了解台灣隔壁的那一塊大陸跟我們有什麼糾葛,只知道共匪很可惡、他們『竊據』大陸之類的官方教條,但是卻也能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是一個複雜的年代:回到家裡聽的是父母說的浙江話,出門聽的是鄰居說的閩南語,在學校學的是標準的國語。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那時候家裡總是有些跑船的親戚,每隔一陣子會捎來一些大陸來的信件,每一封都能讓父親看的淚水縱橫,我開始知道我們在大陸老家裡還有親人,爺爺奶奶都還在老家,全家只有父親一個人跟著國民黨的部隊來到了台灣。

透過一方信簽繫起兩岸本該毫無懸念的親情,在我的兒時記憶裡,寫信給對岸的爺爺奶奶,附上自己的照片,是唯一能讓對岸親人知道我們這頭狀況的方法。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父親攤開『中華民國地圖』那一葉秋海棠,跟我解釋到:我們的老家在浙江玉環的雞山島,一個很小很小的島。然後用拇指壓住基隆,食指壓住屏東,在地圖上畫圈說:以基隆圓心,把台灣島轉過去,差不多就能接到我們老家了。然而,墾丁都不知道去過多少回了,同樣距離的家鄉,竟是如此遙遠?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余光中。鄉愁)

1987年(民國七十六年)台灣解嚴,同年10月開放大陸探親,那年我十三歲。
哪幾年,有太多返鄉探親的故事,親情的驅動力讓每一個臉上寫滿風霜的老人都想方設法的回老家看看,老父親也第一次整裝回家鄉,那一年他五十多歲,離開家鄉、家人已經超過三十年。大半人生的隔閡,換回的竟只能是返鄉送終,歷史對於這一代人何其殘酷?

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步改善,台灣人開始大量到中國經商、工作、定居,我也開始了在上海的工作,物換星移,現在這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反而在這頭,台灣在那頭。

爺爺奶奶早已經辭世,老父親的身子也不若當年,整整十多年沒有再回老家。

於是,在08年那年中國大雪的春節,在老家親戚的懇請下,我決定也代父再走一趟這返鄉探親之路。在被喻為全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移動潮的春運(中國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與大陸東南方五十年罕見大雪的情況下,從上海出發到浙江,這段行程註定不簡單。而在老家,我這個第二代要返鄉的消息早就傳遍全島,所有的親人都從各地趕回,就為了見見這個三十多年來只透過書信與電話聯繫過的我。

『探親』這件事本來應該八竿子打不著我這一輩的人,但是時空的距離與老父親上回探親已經相隔超過十年,我竟也踏上了我最愛聽的李立群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段子裡那四郎探母的的行程。

我揣摩著快二十多年前,老父親第一次返鄉探親,到達口岸時已經是半夜,那時候有從台灣來的人是多麼希罕的一件事,整個島燈火通明,全島的人都想『看看台灣來的人長什麼樣子?』現在他們也想看看台灣來的第二代親人長得什麼樣子….

方一見面,他們搬出一個小鐵盒,裡面滿滿的都是二十年前我們與他們書信往來的內容,接著他們拿出一張照片,是我國小時的照片,後面我寫著給奶奶的話。如今老奶奶已經過去了,我看著這張超過20年前,我國小時寫上祝福並寄到大陸老家的照片,心裡五味雜陳。你怎麼會想到你在20多年後會在彼岸望著一張自己寄過來的照片!而他們當作寶一樣收藏著。

有一些距離似遠而近,他們一個個的介紹著親人,我沒一個認得的。每一個見到我卻都是一樣的神情:欣喜而熱情,真的就像是久歸的遊子回來了,我也一個個的寒暄,把過去父親口述的記憶、電話兩頭的聲音、僅有的模糊認識,一點一點的拼湊起來。。。原來,素未謀面也是能夠很快的熟悉的,是因為血液裡流著共同的基因,還是,撇開政治的紛擾,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沒有這麼多隔閡與猜忌?

所謂的故鄉也早已是相當現代化,當初不知道誰老是告訴我們『大陸同胞生活在水身火熱之中』、窮到啃樹皮之類的描述,兩岸的民眾在各自的努力下,都過著蠻不錯的生活,時至今日確實根本不存在那邊比較好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演進,很多的議題與意識型態漸漸可以放下,六年級生的我,經歷過台灣蓬勃起飛的那個年代,這些年,人在上海彷彿再經歷一次。看著中國如同當年的台灣一樣,從基礎建設開始一步步的邁向經濟起飛的道路。那些台灣人喜歡抱怨的不排隊、愛吐痰、交通混亂等等,對我來說卻只是成長的階段而已,別忘了我們小時候為了導正國民禮儀,政府也出過什麼『新生活運動』、『國民生活規範』、『國民禮儀須知』這些活動或畫冊呢!

很多的脈絡其實是很一致的,當年我們被教育著『四維八德』的時候,每天的朝會都要背著:『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相信這是所有五六年級生成長的共同回憶吧?

所以,當中國在06年推行『八榮八恥』的時候,我不禁感到莞爾,所謂的八榮八恥指的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不是跟我們當年推行的一些口號很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其實也正是許許多多邁向開發中國家的必經之路是如此的相似,加上同文同種的優勢,經歷過那段看著台灣一步步茁壯成長的台灣人可以特別快速融入中國這個環境,甚至利用過去的台灣經驗在中國創造下一個奇蹟。

不過,雖然我們在中國生活工作著,說到『家鄉』卻異口同聲的是台灣。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才是孕育培養我們成長茁壯的地方,它或許有些紛擾、有些不盡滿意的地方,但是真正離開故鄉的人才會真正知道故鄉的好,那怕口頭上有些抱怨也都是出於對家鄉的期待,愛深責切,時空與距離阻擋不了內心對於故鄉的真切認同。

地理上,我們與中國如此相近。地球村年代遠在地球另一頭世界發生的事情都會影響我們,況乎此鄰居?心理上,兩岸糾結的民族情感與淵源,又豈能相忘?

 

=======
後記:本文原來是為參與『兩岸交流紀實文學暨攝影獎』而寫,稿件交出去就沒了消息,前幾天看到已經公布得獎名單,未獲青睞,這樣反而就可以貼出來與大家分享了。也很期待讀到得獎作品分享的兩岸故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兩岸 心情 徵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幫主大衛 的頭像
    幫主大衛

    旅遊作家David

    幫主大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